主持人:王政委,据了解,早在2014年,河北省公安厅就曾经推出过“便民利民二十条措施”,今年我们又一次推出了新的“二十条”,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公安厅是根据什么确定的这些便民措施?这些措施推出后又收到了怎样的成效?
王斌:今年新年刚过,正月初七,上班的第一天,省委召开省级机关作风整顿动员大会,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明确要求省级机关要带头把机关作风整顿好,要把作风整顿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以往的工作中,公安厅曾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在更好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形势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改进作风有了新的期待和期盼。为及时回应群众新期待,省公安厅以省级机关作风整顿为契机,经过深入的研究,精心的准备,于3月28日,在石家庄召开了全省公安机关改进工作作风深化便民利民现场会。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省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董仚生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纪委、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相关领导,各设区市公安机关负责便民利民工作的局领导和省公安厅厅属警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共计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推出了新的二十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这新二十项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民、利民的范围更广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利民之事,丝发必心,意思是说凡是与民有利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全力推行,这新二十项的服务措施,虽然有的看着比较具体,但是却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改进机关作风,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人民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具体的事做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措施中都受惠受益。这次全省现场会后,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和网站均对省公安厅推出的二十项便民利民措施作了详尽报道,省公安厅的微信公众号“河北公安”发布了题为“在河北,这二十条公安措施与您息息相关”的微信内容后,当天单条阅读量就达到了近3.5万次。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一致点评、点赞和好评。谢谢。
主持人:在“便民利民二十条”出台之后,省公安厅通过了哪些具体举措确保“二十条”落到实处?到目前为止“便民利民二十条”的落实情况怎么样?
王斌:省公安厅出台新的“便民利民二十项服务措施”,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示范、引领、带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出台更广泛、更具体的便民利民措施。要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有意见的地方改起,不断推出新的惠民之举。在全省公安机关改进工作作风深化便民利民现场会上,董仚生副省长明确要求,“便民利民二十条”对外是承诺,对内是铁规,要把这项工作当作政治任务、中心任务、长期任务紧抓在手,既然“二十项措施”公布了,就要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坚决执行、不打折扣,真正做到在情感上亲民,在职能上护民,在管理上惠民。董仚生副省长强调,便民利民工作是“一把手”工程、班子工程、全警工程,要实行“党委统揽、警种主责、专班协调、基层落实、群众评判”。
这里讲的专班,是分管领导明确、牵头部门明确、办事成员明确的落实专班。省公安厅已经建立了这样一个专班,专门负责督导落实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定期考核。为了更好的便民利民,省公安机关的“窗口”单位,从外部规范到民警的言行举止都做了详细规定,实现“场所设置合理化、内部管理制度化、办事流程规范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方法多样化”。据统计,新的“便民利民二十项措施”,有11项需依靠科技信息化手段才能实现,根据群众需求,全省公安机关正在升级优化现有平台,研发新的信息系统,整合内部资源,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阳光审批,努力实现“服务信息网上发、许可审批网上办”。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不仅把服务拓展到了互联网上,还将延伸到手上、指尖上,尽快研发手机客户端软件,用好微信、微话、短信等手段,打造“手机版的审批”、开通“手心里的服务”,让群众用一部手机随时随地查询办事。实现网络信号覆盖到哪里,便民窗口就延伸到哪里,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的便捷服务。谢谢。